(2023.12.14-2023.12.20)经济要闻回顾

一、宏观经济

1、央行: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2.4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3.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9万亿元。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556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09万亿元,同比少增1368亿元。

2、统计局:11月,CPI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9%,同比来看,猪肉价格下降31.8%,影响CPI下降约0.58个百分点;PPI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3.0%。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6、统计局: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环比增长0.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6.08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民间投资下降0.5%。

二、金融市场

1、经济日报: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关键要“读懂”民企。要跳出金融做金融,摒弃典当行思维,准确掌握民营企业的融资特点与需求;要推动水电、工商、税务、政府补贴等涉企信用信息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放查询,缓解信息不对称。

2、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切实维护期货市场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市场安全有序,确保期货价格发现快速、准确,持续做好风险监测和预研预判。把握好监管的时度效,大力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依法规范和引导期货行业健康发展。

3、中国基金报:货币型基金前三季度规模激增9382亿元,增长9%;同期中短债主题基金规模增长1980亿元,增长74%;而同期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缩水401亿元,萎缩25%。业内称,由于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与货基、短债基金区别度不够,风险收益差别较小,该类产品需求受到较多分流。

4、上证报:近日,又有3只公募REITs产品上报。目前已上市公募REITs产品达29只,已申报但尚未上市的公募REITs产品数量共计18只,上新速度有所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将公募REITs纳入投资范围。

三、地产聚焦

1、经济日报:日前,多家银行已出台积极对接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的专项行动计划,同时召集有关房地产企业座谈。除了房地产供给端发力之外,也需要进一步从需求端助力房地产市场企稳。比如,加大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购房支持力度。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3、中指院:11月,房地产行业共披露46宗并购交易,比上月增加11笔。其中,40宗交易披露总交易规模约252.6亿元,环比增加199.8%,平均单笔交易规模6.3亿元,环比增加19.9%。从披露并购交易数量及总体规模来看,并购活动热度有所回升。

4、住建部副部长董建国:对于违法违规导致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企业,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出清。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把部分房企债务违约称为“爆雷”“资金链断裂”,其实用语是不准确的。如果将债务违约等同为“爆雷”或者是“资金链断裂”,会造成企业完全停摆的错误认识,导致社会对企业产生信任危机,进而冲击市场销售,加剧企业困难。各方面应该理性地看待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四、国资动态

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11月,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1565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落实银行贷款2064亿元,同比增长19.7%;社会资本1140亿元,同比增长26.2%。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938亿元,同比增长8.5%,已超过去年全年完成的规模。